与他人交往中生成孩子的同理心
- 分类:
- 作者:耿朝宁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6-12-08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同理心?因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,不是一个常态的环境。一家三代,六个老人一个孩子,争先恐后地要去爱孩子,悦其心志,舒其筋骨,顺其所为,这样的结果只能造就孩子的“自我、虚荣、挑剔、狭隘、无能、无知”。
与他人交往中生成孩子的同理心
【概要描述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同理心?因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,不是一个常态的环境。一家三代,六个老人一个孩子,争先恐后地要去爱孩子,悦其心志,舒其筋骨,顺其所为,这样的结果只能造就孩子的“自我、虚荣、挑剔、狭隘、无能、无知”。
- 分类:
- 作者:耿朝宁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6-12-08
- 访问量:
什么是同理心?
◎他人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;自己也是一样
◎他人应该得到公平对待;自己也是一样
◎他人希望别人对他和蔼友善;自己也是一样
◎他人希望做得好的时候有人赞赏;自己也是一样
◎他人做得不好时应得到谅解和鼓励;自己也是一样
◎当他人感到悲痛、烦恼、颓丧的时候,希望有人给予支持、安慰;自己也是一样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同理心?因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,不是一个常态的环境。一家三代,六个老人一个孩子,争先恐后地要去爱孩子,悦其心志,舒其筋骨,顺其所为,这样的结果只能造就孩子的“自我、虚荣、挑剔、狭隘、无能、无知”。
如果一个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那么有一天,家长没有给他盛饭,他就可能理直气壮地大喊大叫:“为什么没给我盛饭?”
也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诸如此类的话:“他们要是不给我买苹果手机,搞烦了,我就跳楼!让他们伤心一辈子,后悔一辈子!”为什么孩子们这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,因为他们几乎也从来没有体谅过父母之爱子女的艰辛和深刻。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同理心
2到4岁是语言、思维、行为方式、是非观念形成的关键期,敢于对孩子说不,让其明辨是非。5到10岁是一生的基础、自我意识养成、立规矩的黄金时段,进一步养成良好道德习惯。如果孩子年幼无知,动手打父母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时,我们千万不要高兴,更不能认为孩子长本事了;孩子跌倒或磕碰时,我们不必胆战心惊,更不能责怪路面不平或拍打桌椅解气;当孩子拿了商家的东西,我们千万不能一味偏袒;孩子和同学争吵打闹时,我们千万不能大打出手。
要让孩子明辨是非,知道人生社会的基本法则。有些事情,我们可以留意,可以等待孩子反馈,如果孩子意识到那是一个问题,来向家长求助,那是最好不过的。我们可以观察,可以等待,但不可以安排。
我的孩子欺负人了?!
迅速阻止并温和坚定地告诉他:这样做是不对的!
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:因为别人无理的冒犯?还是因为始终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不舒服?
和孩子讨论如何说话、怎样处理自己糟糕的情绪:当我生气的时候,我可以说。。。当我高兴的时候,我可以说。。。
让孩子真诚地道歉,握手言和。
遭遇挫折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攻击行为——在强烈情绪地驱使下,手脚有时会比大脑先行动。
我的孩子被欺负了?!
倾听,帮助孩子用简单的话总结遇到的问题。也就是说小明抢了你的书并把它扔掉了是吗?
冷静,平静自己的愤怒或焦虑。这是一个以身作则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好机会。
认同,他的确遇到了麻烦,理解孩子的难过或害怕。如果我是你,我也会很害怕,这很正常。
让孩子知道你会帮他渡过难关。听上去你遇到了很不好的事情,想想看我们能做些什么改变这个情况呢?
避免使用负面的说辞。“你就不能勇敢点吗?”“可怜的小东西,没关系,你就在家呆着吧。”
给宝宝备两招儿
※打嘴仗
只要回复一句话:说别人就是说你自己!
气势足,嗓门大,一口气说上好几遍,把对方直接说懵然后转身就走。
※肢体冲突
问问题。充满自信多次提问比如“你凭什么欺负人?你除了打架还会做什么?你以为你最厉害吗?”对方只要一想回答你的问题,一思考就激活了理性脑,但问题多他又回答不过来,大脑死机,就忘记动手了。
找老师求助,基本没有调和不了的矛盾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版权所有:?2021 河北正定中学东校区